袁金泉丨黄海怒涛中的红色印刷传奇
1942年深秋的南黄海,一艘形似“咸菜瓢儿”(这种渔船的外形像咸菜根部的菜瓢儿)的渔船正随浪起伏。船舱里弥漫着浓重的鱼腥味与油墨气息,几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昏黄的油灯下飞速分拣铅字。突然,一个浪头打来,整盒四号仿宋字哗啦倾倒,两千个方块字在船舱里乱窜。“快捡!”随
1942年深秋的南黄海,一艘形似“咸菜瓢儿”(这种渔船的外形像咸菜根部的菜瓢儿)的渔船正随浪起伏。船舱里弥漫着浓重的鱼腥味与油墨气息,几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昏黄的油灯下飞速分拣铅字。突然,一个浪头打来,整盒四号仿宋字哗啦倾倒,两千个方块字在船舱里乱窜。“快捡!”随
“阿姨,您选一款福袋,我们为您制作祛邪香囊……”5月30日下午,端午艾草香弥漫在校园中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——‘丰’韵端午·‘粽’享文明”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如东县丰利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火热举行,通过现场观摩、体验传统习俗,共享这场充满文化温度与精神
“嗡嗡嗡……”初夏清晨,在丰利镇双沟门村的田野里,如东县富源家庭农场的当家人刘源源,正操作植保无人机给小麦打药,无人机喷出的防病药水像雾一样,均匀地洒下,能让麦粒长得更饱满、灌浆更充分。
当热辣奔放的东北二人转旋律撞上温柔婉约的南黄海风情,会擦出怎样绚烂的文化火花?近日,“山海欢歌传笑语 文化润心暖万家”2025年如东县“送文化下乡”全县巡演、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正在火热进行。来自辽宁铁岭的剧团跨越千里,走进如东,为全县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